•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国际会展 > 会展知识
  • 从流量到“留量”,展会如何破局?

    从流量到“留量”,展会如何破局?

    在谈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流量和“留量”的概念。

    流量 VS 留量

    在互联网领域,用户的点击、浏览、注册等行为数据会形成数据流,而数据流的数量,就被称为流量。所以,当谈及流量获取的时候,其实谈的是获取的某种用户行为的数据量。对于一场展会来说,流量可以是展会在互联网上的关注度和点击量,可以是实际参与会展活动的人数,包括参展商和观众。流量的高低能够有效的证明一场展会是否成功。

    如今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流量的获取和留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你用尽办法获得了流量以后,更重要的是怎么把他们留下来,也就是“留量”。所谓留量,简单来说就是被留下来的流量。

    举办展会贵在吸引流量

    办好一个展,带活一座城。会展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不同行业领域的展会对于整个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也有着极大的拉动作用。同时,会展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城市的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旅游等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这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畅通循环、加快各个产业的创新升级。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会展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展会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无序、国际化竞争压力加大、营销推广艰难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吸引流量成为了发展会展业的关键所在。

    首先,吸引流量是提高展会活动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流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参展商和观众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到展会活动的商业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只有吸引了足够的流量,才能使展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优质参展商和观众,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吸引流量有助于提升展会活动的专业性和品质。随着会展业的不断发展,参展商和观众对于展会的专业性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吸引流量,展会活动可以汇聚更多的专业人士和优质资源,从而提升活动的专业性和品质。

    最后,吸引流量也是实现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会展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是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吸引流量,展会活动可以促进城市和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于展会活动的信任感和忠诚度,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举办展会重在流量转变成“留量”

    从长远来看,一场展会在长期发展上吸引流量并非盲目,“引流”的目的是让流量“留下来”,从而不断提升展会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实现会展行业稳定、健康的高质量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展会只求其一,不求其二,仅把吸引流量当成目的,结果流量没有变成“留量”,展会也就成了一闪而过的“流星”。比如,有的展会急功近利,靠着一时的“噱头”吸引来大量的参展商和观众,结果展会提供的服务体验感很差,那这场展会必然在红极一时后迅速“降温”;有的展会在办展形式上存在同质化问题,不仅没有特色,而且让观众们很快产生审美疲劳,难在光顾;有的展会只顾“引流”,不练“内功”,出现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服务跟不上、展会现场管理混乱等问题,那这场展会也就成了展商和观众的“吐槽高发地”……事实证明,让流量变成“留量”,是每一场展会都在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如何使流量变成“留量”是展会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推动展会的高质量发展,比参展人数、比出展面积、比成交额……更重要的是要比“内功”。

    一方面,要提高观众、展商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体验感和参与感是衡量展会质量、评定展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展会作为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如果观众和展商在展会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他们会对展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可能成为展会的忠实拥趸和传播者,进一步扩大展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相反,如果观众体验感不佳,他们可能会对展会失去兴趣,甚至产生负面评价,对展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要提高展会品牌的影响力,发挥展会的独特性。展会品牌是展会形象和口碑的代表,能够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提高展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个强大的品牌能够让参展商和观众对展会充满信任和好感,提高他们参与展会的意愿。同时,展会品牌也能够突出展会的特色和优势,使其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展会组织者需要注重展会品牌的打造和维护,通过提升品牌形象、特点、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手段,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提升展会的整体价值和竞争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