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港口管理局日前表示,由于也门胡塞武装持续封锁红海,埃拉特港陷入债务危机,从7月20日起停止所有运营。
埃拉特港是以色列位于红海沿岸的唯一港口,也是以色列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门户。分析认为,作为红海关键门户,埃拉特港因债务危机关停不仅会挫伤以色列经济,还会进一步冲击国际贸易的稳定性。
自“红海危机”开始后,埃拉特港便迅速陷入瘫痪。2024年,埃拉特港营收同比锐减80%,仅为4200万谢克尔。即便如此,港口每月仍需支付高昂的300万美元用于维持基本运营,且需通过借贷获取资金。迄今,埃拉特港累计债务已超过1.2亿美元,导致银行拒绝继续放贷,以色列政府不得不宣布其于7月20日停止所有运营。
埃拉特港位于以色列南端,扼守着红海的重要位置,承担着全国约30%的进出口货物运输,每年有大量的汽车和钾肥经此进出。就以色列自身而言,埃拉特港支撑着以色列南部矿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港口关停势必带来经济损失。
据悉,以色列的汽车进口商和钾肥出口商已然遭受重创,仅钾肥出口一项,以色列每年就预期损失数十亿美元收入。以色列紧急事务管理局发布预警称,港口关停会削弱以色列在红海的海运物流能力。为避开红海,一些航运公司将绕道非洲好望角,航程增加4000多公里,成本飙升30%以上。此外,港口关闭也导致港口一半的工人失业,抗议潮起,社会矛盾加剧。
埃拉特港的战略地位不容小觑。以色列港口管理局数据显示,埃拉特港是以色列在红海的唯一港口、连接亚洲和欧洲的贸易路线,尤其是与亚洲的贸易。其战略意义甚至远大于实际货运量。同时,埃拉特港是以色列与约旦、埃及(通过亚喀巴湾)贸易的关键节点,关闭可能影响区域供应链。
据国际航运协会分析,若埃拉特港关闭,一些航运公司还会选择绕行苏伊士运河至以色列地中海港口,但这会增加7至10天航程及15%~30%的成本。另有分析认为,苏伊士运河的运力也将受到影响,埃拉特港关闭若伴随红海航线中断,苏伊士运河通行量可能下行。
因与安全局势相关,红海—曼德海峡的航运风险将继续升温。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全球12%的贸易经此航线,其保险费用已因冲突大幅增长。
业内人士提醒,相关航运公司和外贸企业需提前安排物流运输,规避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