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统计局9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2025年第二季度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1.8%。这一增长幅度不仅高于市场预期,也标志着澳大利亚经济在经历波动后,正逐步恢复增长动能。
多领域协同促增长
澳大利亚统计局相关人士表示,第二季度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国内需求,家庭和政府支出增长成为拉动经济的关键因素。
家庭消费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随着就业市场保持稳定,消费者信心持续回暖,叠加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今年以来的降息政策有效降低家庭债务压力,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非必需品支出显著攀升。在悉尼皮特街、墨尔本伯克街等核心商圈,高端电子产品、时尚服饰及旅游休闲服务消费热度高涨。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家庭消费环比增长0.9%,家庭储蓄率从一季度的5.2%回落至4.2%,消费意愿提升趋势明显。
资源产业长期以来都是澳大利亚经济的重要支柱。尽管全球贸易环境复杂,但第二季度澳大利亚矿产品出口依旧保持增长态势。铁矿石、液化天然气等商品出口量出现反弹。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凭借广袤的耕地与适宜的气候条件,肉类、乳制品、谷物等农产品大量输往海外,第二季度澳大利亚整体出口额有所增长。
政府支出方面,联邦与州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等领域持续投入,政府支出环比增长1%。虽然部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因规划调整等原因进度放缓,公共投资环比下降3.9%,但政府支出的整体规模与稳定性,依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季度澳大利亚人均GDP环比增长0.2%,结束了此前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态势。
货币政策托底复苏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持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复苏。今年以来,该行已多次降息,目前现金利率维持在3.6%的低位。在8月最新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经济数据,根据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货币政策措施。
从政策传导效果来看,低利率环境不仅降低了家庭房贷压力、释放了消费潜力,也为企业扩大投资提供了低成本资金,尤其对依赖融资的建筑业、资源开采业形成了直接利好。西太平洋银行8月19日公布的调查显示,得益于澳大利亚储备银行降息及进一步宽松信号的释放,8月该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上涨5.7%至98.5点,创三年半新高,消费者对自身财务状况的焦虑明显减轻,对大额消费的态度也开始转向积极。
不过,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并非毫无隐忧。有分析人士指出,低利率环境下,大量资金可能涌入房地产市场,推高房价,催生房地产泡沫。一旦泡沫破裂,不仅会使众多家庭资产大幅缩水,还可能引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增加,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此外,低利率虽然刺激了消费与投资,但也可能导致物价过快上涨,若控制不当,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侵蚀民众的实际购买力,破坏经济的稳定发展环境。
总体来看,第二季度的增长数据印证了澳大利亚经济的韧性,但内外挑战仍需正视。从外部环境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可能影响资源出口需求;内部来看,制造业升级滞后等结构性问题仍需通过改革逐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