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沈文文、周眉、王菲 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
2022年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冲突以来,美国政府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制裁,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美国工业与安全局(BIS)针对俄罗斯的出口管制措施。BIS在原有《出口管制条例》(EAR)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俄罗斯的EAR修正案,对俄罗斯的出口管制措施日益严格。美国对俄罗斯的出口管制措施是什么?对中国企业出口俄罗斯贸易有什么影响?中国企业如何做好合规,避免违反EAR的规定而遭到处罚?
一、美国对俄罗斯出口管制的近况
美国对俄罗斯出口管制制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变化:
1. 新增管控要求:在商业管制清单(Commerce Control List,即“CCL”)和EAR其他部分原有规定的许可证的基础上,增加要求CCL第3-9类(主要涉及微电子、通信、传感器、导航设备、航空电子设备等)、第0-2类(核材料、设备,特殊材料等)下全部物项出口、再出口或在俄罗斯国内转让需要许可证,并且除例外情况下适用个案审查外,其他情况许可证审查标准均为“拒绝(policy of denial)”比以往的“推定拒绝(presumption of denial)”标准更严。[1]
2.受俄罗斯工业行业制裁条款约束的物品,包括EAR99物品,需要许可证(15 CFR第746.5条)。
向俄罗斯或在俄罗斯境内出口、再出口和转让(国内)EAR第746.5条、第746部分补充文件2(针对某些石油和天然气相关的最终用途)或EAR第746部分补充文件4中所列的任何物品,都需要获得BIS许可证。[2]
3. EAR99奢侈品需要许可证(15 CFR第746.10条)
自2022年3月11日起,向俄罗斯出口、再出口和转让某些受EAR管制的奢侈品以及向指定的俄罗斯寡头或其他人员出口、再出口和转让,无论其位于何处,都需要获得BIS许可证。大约400种奢侈品被列在EAR第746部分的补充文件5中,包括某些烈酒、烟草制品、服装、珠宝、皮革制品、塑料制品、车辆、古董、体育用品和其他商品。[3]
4. EAR99物品的军事最终用途和最终用户需要BIS许可证(15 C.F.R.第744.21条和第744.22条)。
向俄罗斯或在俄罗斯境内出口、再出口或转让所有符合EAR规定的物品,包括军事最终用户和终端用户,都需要获得BIS许可证。这包括外国生产的符合EAR规定的物品以及美国原产的物品。EAR中广泛定义了军事最终用途和军事最终用户以及军事情报最终用途和最终用户。BIS已经指定210多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实体/个人为军事最终用户。除了有限地使用许可证例外GOV外,没有任何许可证例外可以用来克服这一许可证要求。[4]
5. 部分外国生产的产品需要许可证
(1)修改最低限度原则,扩大“受控物项”范围。[5]CCL上的任何美国原产物品都有资格作为受控内容,从而导致更多非美国制造物项中包含的美国原产成分会被视为美国原产受控成分,从而导致更容易达到最低限度25的比例要求,从而需要申请许可证。
(2)新增俄罗斯全域外国直接产品原则(15 CFR 第746.8(a)(2) 条、第734.9(f)条):提供给俄罗斯的外国产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受EAR管辖:(1)直接利用CCL美国原产技术或软件生产的直接产品;或(2)利用的机器设备是CCL美国原产技术或软件的直接产物。[6]
(3)新增俄罗斯军事最终用户(Military End User, 即“MEU”)直接产品原则(15 CFR第746.8(a)(3)条和第734.9(g)条),并加强对俄罗斯 MEU的管控:新增俄罗斯MEU直接产品原则,针对任一交易环节涉及俄罗斯MEU的交易的,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则受EAR管辖:(1)直接利用受EAR管辖的技术或软件(不限定于美国原产,但不包括EAR99类)生产的直接产品;或(2)利用的机器设备是美国原产技术或软件(但不包括EAR99类)的直接产物。并将对俄罗斯MEU的管控物项从军控物项扩展至全部受EAR管辖的物项,同时将俄罗斯MEU名单调整至实体清单进行管理。[7]
二、对俄出口管制的适用范围
根据EAR,受BIS管辖的物品包括大多数从美国出口的物品、原产于美国的物品,以及根据最低限度原则或外国直接产品原则受EAR管辖的外国生产的物品。[8]
CCL上的所有项目,如果预期的最终用户在俄罗斯或该项目将在俄罗斯过境,都需要获得BIS的出口(直接和间接)、再出口(第三国到另一个国家)或转让(国内)(在任何第三国的任何转让)的许可证(15 C.F.R.第746.8(a)(1)条)。[9]
下列物品的出口(直接或间接)、再出口(从第三国到另一个第三国)和转让(国内)(在任何第三国内的任何转让)都必须遵守许可证要求:EAR商业管制清单上的所有物品;EAR第746部分补充文件5中所列的奢侈品(EAR99);EAR第746.5条和第746部分补充文件2或4中所列的特定行业物品(EAR99);任何将被用于军事最终用途或终端用户,受EAR约束的物品;根据外国直接产品原则,包括EAR第746.8条和第734.9(f)和(g)条中具体的俄罗斯/白俄罗斯规则,外国生产的物品应受EAR的约束;如果国际清算银行实体名单或被拒绝人员名单或其他被制裁人员名单上的个人/实体参与了交易,则任何项目都要遵守EAR的规定。[10]
需要中国企业引起注意的是,外国生产的物品(商品、技术和软件)也可能受到EAR约束,可能受到与该物品从美国出口相同的出口许可证要求,因此中国生产的物品也存在被出口管制的风险。
三、对中国企业出口俄罗斯产生影响的方式
外国生产的产品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受EAR的约束,即根据最低限度原则或根据外国直接产品原则:
1. 最低限度原则
最低限度原则(15 C.F.R. 第734.4条)规定,外国生产的物品,如果其价值的25%以上来自受管制的美国原产物品,则应受EAR的约束。根据EAR第734条的第2号补充文件及第746.8(a)(1)条,更多的物品将被视为原产于美国的受控内容,用于计算最小值。对于运往俄罗斯的物品,CCL上的任何美国原产物品都有资格作为受控内容。[11]
2. 外国直接产品原则
外国直接产品原则(“FDPRs”)(15 C.F.R. 第746.8条和第734.9条)原本有四项原则,现新增了两项具体的FDPR规定:(1)俄罗斯全域外国直接产品原则(Russia/Belarus FDP rule),适用于俄罗斯的任何最终用户;(2)俄罗斯军事终端用户外国直接产品原则(Russia/Belarus-Military End User FDP rule),限制性更强,与军事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有关。前述两个原则导致将符合前述原则的外国直接产品受到EAR管控,从国外进口、再出口或者国内转让都需要申请许可证或适用许可证例外。
四、中国出口企业的应对——合规审查
基于前述美国出口管制的变化,中国企业需要对交易进行合规性审查,避免因违反EAR相关规定而受到美国商务部的罚款或被列入实体清单、禁止获取EAR管制物品。
1. 交易地位审查
交易地位的审查即审查实体清单的实体是采购方还是出售方。如果中国企业是交易的采购方,采购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实体生产或销售的相关产品,则中国企业并不会违反EAR的相关规定。
2. 交易标的审查
中国企业在向交易相对方出售物品时,需要针对物品、目的地进行审查。首先,需要审查该物品是否为不受EAR管制的特定物品(EAR第734.3(b)条)或者该物品是否为美国原产、使用美国的技术或软件直接生产,在美国国外的工厂生产;其次,需要审查该物品是否从美国过境或在美国对外贸易区;再次,需要审查物品运输目的地是否是俄罗斯或白俄罗斯;最后,需要审查物品中受EAR管制的美国成分价值是否超过物品价值的25%。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交易相对方是受制裁主体,比如实体清单内的主体,则不论美国成分价值比例如何都直接受到EAR管制。
3. 交易对手审查
因美国政府主要从物品、目的地、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四个方面进行出口管制。在交易标的审查的时候,企业已经审核了物品与目的地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审核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即使物品本身不属于受管制产品,如果存在对最终用途和最终用户(例如被列入实体清单、俄罗斯军事终端用户)的限制性规定,那么也需要接受出口管制。
此外,企业不仅需要审查交易相对方,还需要审查明知的后续交易中的购买方。因为,企业需要对事先知晓或者应当知晓的违反禁用最终用途或禁用最终客户的后续交易负责。
4. 最终用户审查
除了实体清单外,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清单还包括被拒人员名单(Denied Persons List)、未经核实机构名单(Unverified List)、特别指定人员名单(Specially Designated Nationals List)、禁止名单(Debarred List)、规避制裁外国人清单(Foreign Sanctions Evaders List)、特别指定国民清单(Specially Designated Nationals And Blocked Persons List)等。
因此,中国企业除了需要按照实体清单的标准对交易相对方以及交易标的进行合规性审查之外,还需要按照美国政府列出的其他最终用户限制名单等出口管制相关文件对交易过程进行审查。
综上,由于目前美国对向俄罗斯出口的管制措施较为严格,因此,中国企业在与俄罗斯企业进行交易时,需要特别关注自身合规问题,中国企业需要对交易过程和交易标的进行合规性审查,保障交易的合法合规进行。
注释:
[1] 《闫丽萍等:美国对外制裁的法律逻辑简析及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闫丽萍,郑宇航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71626477814785。
[2] Current State of BIS Export Controls in Response to the Russian Federation's Invasion of Ukraine,Barbara D. Linney,Melissa B. Mannino, Lana Muranovic, <https://www.bakerlaw.com/Current-State-of-BIS-Export-Controls-in-Response-to-the-Russian-Federations-Invasion-of-Ukraine>.
[3] 同上。
[4] 同上。
[5] 《闫丽萍等:美国对外制裁的法律逻辑简析及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闫丽萍,郑宇航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71626477814785。
[6] 同上。
[7] 同上。
[8] Current State of BIS Export Controls in Response to the Russian Federation's Invasion of Ukraine,Barbara D. Linney,Melissa B. Mannino, Lana Muranovic, <https://www.bakerlaw.com/Current-State-of-BIS-Export-Controls-in-Response-to-the-Russian-Federations-Invasion-of-Ukraine>.
[9] 同上。
[10] 同上。
[11]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