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 沈文文(高级权益律师)、张佳禾、柯阳(实习生)
2023年6月10日,印尼铝土矿出口禁令开始实施,这意味着铝土矿无法直接出口,必须在本土工厂加工精炼。印尼政府此举意在吸引外国投资,发展铝土矿下游产业,提高经济收益。由于印尼在我国铝土矿进口来源中仍有约15%的占比,因此该禁令对我国的铝土矿供应有较大影响。
主要影响:
1. 铝土矿的到岸价格将有所抬升
目前我国铝土矿主要的进口来源是几内亚、澳大利亚和印尼,然而澳大利亚在采矿和出口方面已经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政策约束,包括出口配额和税收等,这也会影响到我国企业从澳大利亚进口铝土矿的效益和可行性。因此印尼铝土矿禁令的实施会导致我国从几内亚进口更多的铝土矿。
从成本角度来看,几内亚的综合采掘和运输成本明显高于印尼和澳大利亚。首先,几内亚的离岸成本比印尼和澳大利亚高出约14美元/吨。其次,运输成本也比澳大利亚和印尼高出约5-10美元/吨。因此,综合成本至少增加19美元/吨,预计到岸成本将从之前的40-50美元/吨上升到60-70美元/吨左右。如果油费等价格继续上涨,成本会进一步增加。例如,去年海运费急剧上涨后,国内矿石到岸价格已经提高到80美元/吨左右。
2. 对几内亚铝土矿依赖性增加,政治风险提高
从进口情况来看,我国势必会增加对几内亚铝土矿的依赖性,相关政治因素可能会增加进口风险。例如,2014年印尼政府也实施过铝土矿出口禁令,当时中国对印尼铝土矿的进口量非常大,约占进口总量的70%,该禁令对中国铝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今中国已将铝土矿进口重心转向几内亚,但是过高的进口比例会使风险呈指数级增长。首先,几内亚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政治局势动荡时,可能会影响到铝土矿生产和出口。其次,几内亚的政策法规也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如政策调整、税收变化等,会对进口商造成影响。此外,几内亚与中国的关系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国际贸易纠纷、两国关系恶化等情况,都有可能使进口铝土矿的供应受到影响。
企业应对措施:
1. 拓宽进口渠道,谨慎决策预防价格风险
从海外铝土矿供应量上看,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在2023年的产量增量预期在3065万吨左右,即使2023年相关行业(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对氧化铝的需求量增加,也基本能覆盖印尼出口到我国的量级,保障进口总量不受影响。且我国增加了巴西、土耳其、黑山等非主流来源国渠道,足以弥补印尼“禁铝”造成的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的一些出口禁令常处于摇摆状态。如棕榈油出口禁令只实施三周时间;煤炭出口禁令仅维持了一个月。这次“禁铝”会持续多久不得而知。官方数据显示,印度尼西亚拥有三座冶炼级氧化铝厂和一座化学级氧化铝厂,总投入产能接近1400万吨,而印尼铝土矿和铁矿石公司协会会长表示,目前铝土矿产量已达到每年约3000万吨,本土工厂无法完全消化产出的铝土矿,因此印尼政府极有可能突然解除禁令。一旦禁令解除,必定会导致铝土矿价格下跌。考虑到从几内亚等国家进口矿石综合成本较高,因此在印尼“禁铝”期间,不宜与其他国家的供应商签订长期矿石进口协议,预防可能产生的价格风险。
2. 顺应政策变化,在印尼兴建炼铝厂
印尼禁止铝土矿出口的政策,旨在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当地建设下游产业,以增加本土就业和税收收入。中资企业在印尼投资矿物冶炼和下游产业,符合印尼政府的发展战略,并为实现双赢局面提供了机会。具体而言,中资企业可以借助印尼的优惠政策和廉价人力资源开展生产和制造,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中资企业也能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拓展海外业务和客户群体。此举不仅为解决国内有色金属过剩产能寻求出路,而且还有利于实现中国“双碳”目标。
3.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化解和转移风险,降低营运风险。由于本次禁令的窗口期较长,大部分企业已经做好了准备,但该禁令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应该注意到,随着全球能源保护主义的加强,类似于印尼铝土矿出口禁令这样的政策风险可能会越来越普遍。企业必须做好应对准备,例如在签订贸易合同时,仔细审查“政策条款”或“政策风险管理条款”,规定当政府政策、法规和规定发生变化时,双方应采取哪些措施以减轻损失或解决纠纷,这有助于减轻风险、避免纠纷并提高合同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