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商事法律服务 > 商事仲裁调解
  • 案例精选:义乌商法中心当天高效调解出口货物瑕疵引发的纠纷

    案由国际贸易货物质量纠纷

    申请人:义乌某工厂

    被申请人:韩国某采购商

    调解机构:义乌商法中心

    调解员:叶浩蓉

    基本案情:2023年3月,某韩国采购商(以下简称“采购商”)向义乌某工厂采购一批弹力裤并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采购商于合同签订当日支付定金20000元,并约定工厂发货后立即支付尾款22300元。此后采购商到工厂验货,指出部分货物存在瑕疵,于是向工厂提出减少价款或者退换货物的要求。工厂认为该货物瑕疵轻微且瑕疵率在正常范围内,符合行业规定标准,因此拒绝采购商的要求。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后,于4月6日前往义乌市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义乌商法中心”)寻求调解帮助。

    调解过程:义乌商法中心调解员受理案件后,随即与双方当事人分别进行了沟通,了解案件的事实和双方的诉求。调解员了解到,双方皆认可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5%以内瑕疵率的交易习惯,采购商索赔依据是部分抽验情况,工厂认为依据不足,但全面查验会对工期以及包装完整性产生影响。调解员建议双方以降低影响和损失为主要考虑进行协商。双方同意扣除一定尾款作为补偿解决纠纷,但采购商要求扣除尾款的30%,而工厂仅同意扣除尾款的5%。调解员向双方当事人强调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后果:如果走诉讼程序一方面需要较长的周期将导致产品错过销售旺季,另一方面需要耗费较高成本向法院提供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最后,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工厂让出合同总价款的5%给采购方作为补偿。

    调解结果:双方当事人于申请调解当天签署调解协议,约定工厂于次日下午1点将合同中约定的所有货物送到指定仓库,货到后采购商立即支付剩余货款20185元。次日,采购商足额结清尾款,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案件评析:

    1.当事人在签署合同时应对质量瑕疵责任的确定、合同履行过程的细节、质量异议的提出方式及时间等方面进行约定,以辨别各方应承担的责任。

    2.外贸主体如果遇到与本案类似的情况,建议向属地贸促会调解机构寻求调解处理,调解具有节省费用、高效便捷、保密灵活以及不伤和气的优势。如调解无果,可走其他法律途径解决。

    附:争议解决示范条款

    争议解决: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同意提交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浙江省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进行调解。一方当事人不愿意调解或调解不成的,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浙江分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DISPUTE RESOLUTION: Any dispute arising from or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Contract shall be submitted to ___________________(e.g. Zhejiang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egal Service Center ) for mediation. If one party is unwilling to mediate or mediation fails, the dispute shall be submitted to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CIETAC) Zhejiang Sub-Commission for arbitration which shall be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IETAC's arbitration rules in effect at the time of applying for arbitration. The arbitral award is final and binding upon both parties.


    来源:浙江省贸促会官方网站


    分享: